top of page

Wei Yang

IV. 我与表达的边界与自我接纳

vikayang_82611__8d936b77-c514-45b9-90ba-d8ed48c6646a.png

我确实有点害怕被彻底理解。不是因为我有东西要藏,而是因为我还没准备好面对那个可能被看懂的自己。有时候我说多了、暴露多了,会突然陷入一种很具体的不安,像是在一个原本安静的房间里,突然有灯亮了。你知道那灯不是恶意的,但你本能地想先眯一下眼。但我也知道,那种不安的更深层原因,其实是我还没有和自己站在同一边。

我还没达到那种真正的自信。不是指外在表现出来的自信,而是一种完全自洽的状态:我相信我可以做好任何事情,也允许我失败;我不会因为被喜欢而高兴,也不会因为被误解而崩塌。我知道当我真正拥有这种自信之后,我就不会再为了"证明自己"而创作。我会创作,但不是为了回应质疑或赢得肯定,而是因为我愿意把自己放在世界面前。

如果没有AI、没有装置,我还是会做这些作品。表达本身一直都在,媒介只是路径。如果不能用AI,我可能会画画;不能画,我可能就做雕塑。它们只是不同的外壳,不是我表达的前提。问题从来不是"怎么说",而是"我愿不愿意说"。

有时候我会选择模糊,是因为我更喜欢轻松的方式。不是为了回避,而是因为我觉得"轻"本身就是一种态度。就像你跟朋友聊天,真心话总是藏在调侃里,那些带点笑的句子里才藏着最深的信号。不用坐下来搞一场"面对面的沉重对谈"。我讨厌那种故意做出来的"深刻感",那种非得沉进去、非得受点苦才能让人信服的姿态。我不相信表达非得沉重,才能是真诚。所以我会选择轻松、模糊、甚至是带一点荒诞的方式说话。我希望我说的东西有重量,但它是轻轻放上去的,不是砸下来的。

如果有观众当面告诉我:"我看懂你了。"我不会逃走。我会握住对方的手。因为我做作品,不是为了制造距离,而是为了创造连接。这种连接不是语言层面的,而是心理层面、情绪层面、甚至是潜意识层面的共鸣。如果有人能透过这些拼贴、滤镜、变形、绕路,看见我真正想说的那一点东西,那我会非常感激。

我不怕被理解。我只是不希望自己还没准备好,就被看穿。

鲁德菲西©️原创插画设计线上店
RudeFish 在线工作室

© 2023 by Name of Site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